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国外电视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2019-04-29 13:59:00文章来源:中广影视网浏览量:1193


    美国、欧洲、日本电视纪录片产业发展状况

     美国

     美国是全球电视产业的龙头,汇聚了全球排名前十名的传媒公司,如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士尼集团、新闻集团、西屋公司等。据统计,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6%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来自这些集团,它们每年向国外发行电视节目的总量达30多万小时。在相当多的国家,美国的电视节目能够占到60%~70%。

     在美国丰富的电视产业中,纪录片产业的产值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体系,而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营销和运作模式。在众多的纪录片产业化的实践中,Discovery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

     Discovery的节目内容,形式新颖,定位精准,赢得了中产阶级和精英人群的喜爱,到1986年底,订户数就达到700万。观众以男性为主,年龄大概在18~45岁,收入和文化水平偏高,这些人都是社会主流群体,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是广告主的理想收视对象。

     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注重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据统计,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 

     Discovery的纪录片由于占领了全球科普市场节目的制高点,因此回报也非常高,除了节目正常播出所带来的著名品牌的广告收入外,依托强大的节目优势,构建了衍生产品和系列产品,经营着家庭娱乐产品,互动多媒体,国际电视节目的制作、出版、销售、发行、Discovery品牌产品以及广告营销等多种业务。目前,Discovery拥有15个娱乐品牌,拥有12个专业频道,节目信号已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9%的有线电视用户,观众达13亿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一线高端品牌合作。

     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电视纪录片也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节目已经用27种语言在151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观众超过2.3亿。

     国家地理频道依托国家地理学会数以百计的世界一流记者、学者、摄影师、电视摄制组和探险家们,以严谨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益求精精神所拍摄的纪录片,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和大自然深度交流的窗口。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以科学研究为主,关注自然环境,定位比Discovery更加深入,专业化程度更高,受众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同样叫好。曾获800多项业界大奖,其中包括122座艾美奖。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的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电视终端用户付费,另有不到40%的收入来自广告。

     欧洲

     古老的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较美国纪录片注重故事、强调营造悬念和情节的特点,欧洲的纪录片结构相对舒缓,更看重纪录片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其中尤以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纪录片为最。

     BBC的纪录片节目选题广泛,而且一直坚持高雅、严肃的风格,负责地展现了人类的辉煌文明和自然界的美丽奇观。如动物奇观《鸟的世界》、《与恐龙同行》,反映人类文明的《文明的轨迹》,反映英国历史的《大不列颠的历史》,反映恐怖主义的《噩梦的力量》等。在表现手法上,BBC也善于将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的故事手法应用到纪录片中,可视性强。

     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此外,欧洲电视网的电视合作生产模式非常有特点。欧洲电视网是由欧州广播联盟的“欧洲电视网业务部”负责经营管理的。每年欧广联经营总共50个数字卫星频道转播,105000个单位的电视节目,其中有许多是纪录片。在具体的合作中,广播商们投入共有的公共财物资源,委托一家制作公司生产独立的电视节目或成套的系列片,并许可一家发行公司进行节目的商业化经营。

     日本

     日本的电视纪录片尤以“NHK出品”为代表。NHK与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79家电视台和新闻机构有合作关系。它主要是靠制作优良的节目吸引观众缴纳电视费的方式生存,节目中不插播广告,也不接受任何商业捐赠。

     NHK的纪录片和BBC的纪录片齐名,主要内容以历史、人文为主,也有大量的科技内容。特别是历史纪录片,视角独到,制作先进,风格严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NHK也开始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节目,如《故宫》、《中华文明5000年》、《海上丝路》、《丝绸之路》等鸿篇巨制,表达了对文明古国悠久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宏大叙事般的关注与思考,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广泛兴趣。 

     NHK的纪录片产业发展也有着成熟的渠道,与BBC类似,其运营费用除了少量的政府补贴外,大部分都靠收视费收入。据了解,NHK每年大概有60亿美元以上的收视费。也有通过向海外市场发行和直接销售给观众的方式来实现增值,由于节目质量稳定而且制作成本昂贵,往往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买家若鹜,能够迅速收回成本。

     国外电视纪录片产业发展特征

     如前所述,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对成熟的发展道路。在艺术创作上,注重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映历史和文化,制作成本高昂,拍摄手段先进,表述注重故事手法。在产业链的延展上,产业形态也非常丰富,有直接针对电视台的产品,也有针对社会普通观众的产品,产品战线长,社会影响大,已经成为相对完整的产业。总体上可以说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纪录片产业政策清晰

     据统计,美国的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

     纪录片能够有大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这其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建立独立扶持机构、建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节目配额、贴息无息贷款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节目配额中的内外内容配额规定:电视台必须播出一定比例的本地节目(含纪录片),为本地内容提供国内市场。如欧盟规定各成员国的广播公司至少50%的电视节目必须是欧洲产品;加拿大规定本地内容配额是60%以上;韩国《广播电视法》规定,国内制作节目必须占地面电视频道总播出时间的80%以上。

     台网与独立公司内容配额是指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要给独立制作公司的产品足够的配额,以促进内容产业的升级。英国《广播电视法》规定,所有电视节目中至少要有25%来自独立制作公司,法国规定电视台60%的电视节目时间须交由台外独立制作公司完成。这些政策的制定,客观上促进了包含纪录片在内的电视自制内容的生产和独立制作公司的发展。

     纪录片产业形成规模 

     纪录片产业形成规模,首先表现在产量上。其次表现在投入上,美国探索传播公司总裁慕柯表示,Discovery一个小时的节目成本高达10~20万美元,大制作可以达到100万美元。加拿大的纪录片一般投入在130万加元/小时(英语故事片)、32.6万加元/ 小时(法语故事片)。再次,表现在产出上,产出的第一个渠道是收视费,收视费又分为强制执行的执照费和民众自愿交纳的收视费;第二个渠道是电视台销售占三分之一;第三个渠道是光盘市场占三分之一。此外,版权交易、光盘销售、院线销售、图书出版等衍生产品销售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规模和链条。

纪录片投资渠道多样 

    拍摄纪录片投资一般比较大,资金回收较慢,因此对资金的要求相对较严格。国外的纪录片投资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多样化的特征非常明显。

     政府财政支持 如加拿大,一旦政府认可,资金就会到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文化事业的捐赠 据统计,仅美国的文化团体和个人得到的捐赠,就相当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财政拨款的10倍。

      基金机构投入 如法国专门建立了管理风险基金的影视专项投资公司(SofiCa),仅2003年这个公司就吸引风险基金参与了61部影片的投入,总投资额3900万欧元。英国有国家彩票基金和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资金。韩国依法设立了“文化产业振兴基金”,扶持范围广布于文化产业各领域。

     纪录片监管环境完善 

     纪录片的监管与媒体的新闻专题节目监管有相同的规律,但又有着相对独立的特点。国外的纪录片监管,一般都是在大的媒体管理的背景下进行的,谁投资谁来负责,只要符合相关的法律,一般对题材和手法不做过分苛刻的要求。当然,如果某些社会题材的纪录片涉及到当政者的利益,也可能会遭到限制。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和IPTV、手机电视的发展,全球都面临监管的新问题。尤其是传媒业与通讯业的融合,从过去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建立对混业经营有效、统一的监管模式是新时期的要求。在国外,很多国家只有一部电信法,避免了制度的混乱和不协调。美国在1996年开始修改电信法,英国2003年出台新的电信法都是适应这一变化趋势。特别是英国的电讯广播监管局是一揽子监管的机构,监管范围是从电子邮件到电视、电台乃至互联网等所有的电子媒体。

     纪录片销售网络健全

     纪录片产业化或者市场化成败的关键在于销售网络是否健全。国外的纪录片市场经过多年的锤炼,有着非常健全的网络。既有电视台之间的交换和购买平台,又有光盘市场的发行网络,也有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交易论坛和纪录片节。如,加拿大热门纪录片电影节是北美最大纪录片节展,该节根据整个纪录片工业流程,为纪录片的生产提供一整套专业的发展、交易和网络推广的机会。在此纪录片节上,有一个直接为市场服务的论坛——多伦多纪录片论坛。来自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超过100家的电视机构参与这个论坛,并且每年都会有超过60%的方案成功得到财务上的赞助。

     可以说,纪录片节已经成为纪录片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纪录片节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深受业界关注的著名纪录片节

     纪录片市场回报稳定

     纪录片产业在市场上的直接体现就是市场的回报。对于资金投入者来说,追求纪录片产出的最大化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尽管纪录片的文化性质和社会影响有时远大于经济效益。国外的纪录片大都有着大投入、大产出的典型市场经济的特征。即使是投入不是特别大的纪录片,只要严格纳入到纪录片的生产流程当中,其回报率一般也是非常稳定的。例如《华氏911》刚上映时,影院数仅有868家,但很快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创下非虚构类纪录片在影院放映的最高票房纪录。

      纪录片受众相对成型

     纪录片的兴盛要求受众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和知识积累。国外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功,首要原因在于国外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高。Discovery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基本受众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这一点,固然得益于国家的整体教育实力,也有着对观众长期培养的因素。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国外纪录片的受众目前正呈现出逐渐扩展的趋势,即从文化水准较高向较低扩大,年龄层次由中年向老年和幼年两端扩大,逐渐形成橄榄型。在一定程度上,这和这些国家的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比例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国外的纪录片受众业已成型,而且非常稳定,并从高端向低端扩大和蔓延,逐渐影响覆盖整个主流社会。

文章来源: 中广影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