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纪录片当代中国纪录片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 2019-05-11 10:10:00文章来源:网络浏览量:1503


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方面我国的社会阶层与建国初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不同阶层对文化品味的需求使得当代中国纪录片的价值取向经过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高峰,形成了各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其中主流文化形态纪录片是政治、宣传、教化功能的体现,在这方面,我国的主流文化形态纪录片大多都是“大题材、大成本、大制作”。如《伟大的历程》、《毛泽东》、《丰碑》及《大国崛起》等纪录片。

在改革开放之后,“精英化”则一度成为了我国纪录片最求的目标,这使得精英文化得到快速发展,这一阶段的纪录片所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娱乐效果或宣传目的,而是力图关照人类生存处境,探索人类精神、艺术和社会发展之路,显示出一定的思考深度和思想光辉,如《最后的山神》等经典作品。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政治主导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弱化而出现的,这种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混杂的、无意识的”,更多的是关注平民生活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如《毛毛告状》、《重逢的日子》等。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是边缘文化,其产生的背景是文化行业内的自由职业者的出现,这类文化形态的纪录片作者不仅是这类文化的记录着,同时也是这类文化的体验者,如吴文光创作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总的来说,我国社会阶层、社会需要、文化格局和审美取向的巨大变化使得当代中国纪录片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今天特有的多元化格局。

二、创作理念的多元化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理念都充当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变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纪录片的制作理念也日趋成熟和多元化。当代中国纪录片在创作理念上不断突破,加之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客观与表现的理念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日趋发展,符号语言的大量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明显突出,个性化创作的形态进入了一个多元融合的新时代。但即使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不断融入,各种技术手段和拍摄理念不断发达的今天,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依然是它存在和延续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持续至今,但是大量不同风格、不同创作的观念的优秀纪录片作品的诞生,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多种创作观念兼容并包,各放异彩的多元化格局。

三、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在一个复杂、多元、充满矛盾和活力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可以收罗到摄像机的镜头之中。但是,要从这些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里寻找到一个主题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题材,创作出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录片精品是在不是意见简单容易的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纪录片的创作题材都存在单一、平面的问题,在科学、自然、探险等方面的题材明显缺乏同时,社会人文领域题材的纪录片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主题单一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西方经典纪录片电影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影响。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选材走上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选材日益广泛,从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题材;从科学文化类题材到人类学题材;从人文社会类题材到自然环境类题材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选材。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有机地融合,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目前,社会现实类题材纪录片主要起源于我国早期的新闻记录电影,成为纪录片重相对时效性较强的一类记录片,如真实反映我国水资源整体状况的《水问》和讲述奥运故事的《鸟巢》等纪录片。

四、受众群体的多元化

目前中国的纪录片现状是只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许多故事片在国外频频获奖,可是到了国内却没有关注度。纵观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从1958年“中国纪录片的诞生,经历1958年—1978年纪录片的起步期,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以传者为中心的受众观作为指导,把纪录片被当作党和政府的喉舌,政治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富予纪录片强烈的政治教化色彩,受众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产出来的大量纪录片都属于教育类、知识类的片种,受众群体极其狭小。大部分纪录片的受众群对纪录片的审美需求多倾向于对政治、经济、知识等内容的关注。到1979年—1990 年的发展期,早期的以传者为中心的宣教式的纪录片创作观念开始瓦解,传者中心制的创作观为受众中心制创作观。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逐步重视受众的重要性,注重观众的审美需求,此阶段的受众群体有所扩展,主要受众群集中于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观众群。到1991 年—1996 年的我国纪录片发展进入繁荣期,纪录片创作观发生转变向着大众化、通俗化、日常化的路线发展,把普通大众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为纪录片赢得了更多的受众群体。纪录片的受众群由早期的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群向多元化的受众群转变。从1997年到至今,纪录片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13年后,中国纪录片网开播上线,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的大热。纪录片播放平台得到扩展,纪录片传播方式的改变,一些年轻观众加入到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中。尤其是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纪录片为谋求一条发展之路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开始注重观众的审美需求,走向了一条娱乐化的道路。在内容上选择放弃政治化、教育化的路线,选择生活中与大众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注重情节的故事化讲述,融入世俗和娱乐的元素,增加纪录片的故事性和吸引力。纪录片的类型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各种类型、题材的当代中国纪录片,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中国荧屏,呈现给广大观众以真正的视觉盛宴,为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大众文化带来了理性思索的新风。虽然在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回避得失,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席卷以及大众文化的迅速繁盛,纪录片仍然面临者较为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我国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印证了我国美学观念的变迁和我国文化形态迁移嬗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