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浅析纪录片的市场化 2019-06-13 13:58:00文章来源:网络浏览量:1213

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加深,电视纪录片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由于收视率成为衡量一切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大量电视纪录片的栏目翻身下马。而且纪录片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由粗放到集约,从录播到直播,从栏目到频道,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而纪录片却徘徊于制作和播出的低谷。

从百余年前的第一部纪录片,即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诞生至今,我们对纪录片其实并不陌生。在中国电视产业还不甚发达的时候,纪录片往往附加在一部即将放映的影片之前播出,搬张小板凳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免不了就要看上几部纪录短片。纪录片的“纪录”一词,源于法语,意为“具有文献资料学性质”。英国的格里尔逊给它下定义为:纪录片,是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现在在中国电视界,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直接的说法,纪录片的实质即对于创作者来

讲是“将精神物质化”,而对于观众来讲是“将物质精神化。”前者意为创作者把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转化为一种以电视节目为形态的物质产品,而观众通过观看这样的产品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现在来看一下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近些年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处于低谷状态,甚至可以说是走向萎缩。各地电视台前几年设置的纪录片专栏逐步被取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虽然目前国内有很多的纪录片工作者但片子做出来了,却没有播放的空间。曾听人介绍一位纪录片爱好者,原本生活富足,后来为了拍纪录片几乎变卖了所有的财产,为的就是一个爱好。他的作品从没在商业场所播放过。这让人不禁为那位爱好者担心,当他的单向投入彻底掏空了腰包的时候,又该拿什么来继续自己的纪录片事业呢?

所谓的纪录片“没有市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是我们市场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供需双方的混乱和失衡;二是主观的,是纪录片创作者个性化的过分体现,作品本身就不具备市场性。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要学会适应市场。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抱怨“他性因素”,抱定“个性表述”不放而很少审视自我。但当我们把自己从阳春白雪的孤芳自赏放置到市场当中,把自己定位成“商家”,定位成商品生产者和出售者时,确实有必要先问一问市场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电视纪录片本身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内容方面的。现在很多纪录片的内容是纪录甚至是把玩普通人、边缘人的生活。以致于观众认为纪录片就是这样的。甚至, 一些纪录片工作者把“纪录片当成表现个人艺术品位的东西,当成实验电影来拍,精心雕啄,形式大于内容,唯美倾向突出”。纪录片如果一味孤芳自赏,是没有出路的。第二,在营销策略上。如果认可纪录片是电视产品的话,就得遵循产品走向市场的游戏规则。但现在大多数的电视纪录片,似乎都是纪录片工作者拍给自己看的。播出一遍就封存在资料库,没有拿出去发行到其他电视台进行多次销售或者做成书籍、VCD等产品再销售的想法。这当然和体制有关。但也纪录片工作者有关,很多人的想法是拿自己纪录片到国外某个电视节得个奖,作为自己风光的资本。所以也就无所谓市场了。这和电视剧轰轰烈烈的营销发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几年来,我们真的很少看到哪部电视纪录片做宣传、做广告了。

但是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艺术,它还是商品。关于纪录片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商品特性与纪录片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之间并没有绝对对立的东西。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是相互交融发展的。这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里,肯定会有印证。如果没有商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推广,纪录片不可能拥有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不可能拥有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影响和受众将会越来越狭小。在某种程度上,必须迎合市场或者叫适应市场,这是应该有的责任,或者说是市场产业化应该有的责任,同时,不应该丧失纪录片本质的责任、认识。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而且价格不菲。如电视台在节目的运作上忽视了经济因素,那就意味着无法生存,最终会被淘汰出局。话说回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业化是消蚀理想的强硝酸。无论是以栏目化出现的电视纪录片还是以独立形式出现的纪录片,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是,关注与透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以及今天中国社会最底层人民在这个变动中的命运,把自己的命脉与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使命,否则就是懦弱和逃避。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使中国的纪录片也尽快地、大面积地进入国际市场。

关于纪录片发展的难题有下列的解决方法。

首先是要学会委托制作。国外很多纪录片的制作方式都是这样。委托制作是委托地方台资深的纪录片导演就其地域内有价值并经过审核的选题进行创作,栏目支付委托创作费用。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纪录片创作精英皆有各自的创作风格,拍摄的题材也不仅限于一地一类,从社会人文到自然环境,从南疆边睡到西北大漠,从华夏文明到异域风情,应有尽有。各地方台编导依托地缘优势,近距离拍摄,交通、食宿、设备租用等制作成本大大低于由一处前往各地。

其次是面向杜会征集优秀纪录片,购买播映权。我们可以购买纪录片的对象很多。包括地方台的编导、杜会影视文化公司、独立制片人、纯粹的民间创作力。

地方台的编导在其所属的地方台支持下,依靠地域优势,使用较少的资金,利用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创作,再加上自身丰富的拍摄经验、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对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生活的独特理解,拍出优秀的作品,甚至在国际、

国内屡获大奖。在栏目中播放这类作品,使栏目达到高品位的传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更有利于提升栏目整体质量,提高知名度,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底得市场。

社会影视文化公司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筹拍一些纪录片,一般都紧跟当下文化热点,主题多样,时效性较强。

独立制片人通常游走于现有的体制之外,多将目光对准远离话语中心的边缘群体,呈现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精神特质。许多纪录片人的作品得到了纪录片界的普遍认可,这些独立制片人在创作思想上更为独特,但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较为窘迫。先期缺乏商业投资,后期没有好的展播窗口,流通渠道不畅,难与受众见面。将这些人的片子整合改编纳入栏目播放,一方面扩充了纪录片的创作力量,另一方面也让栏目中多了另一种声音。

而纯粹的民间创作力主要是一些单纯的纪录片爱好者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等。尤其是DV技术在民间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拍起了纪录片,他们的玩票状态和实验状态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张扬个性的新意。但整体而言,由于文化和专业的差异,他们的片子良芬不齐,只有极个别的片子水准较高。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片子自有一种朴实无华的魅力和新鲜的气质。从这一领域中选取一部分质量合格,适宜播出的片子在栏目中播出,同样会得到纪录片迷的鼎力支持。

另外是要构建纪录片展示平台。节目的营销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盈利点。成功的节目营销依赖于一个健康、完善的节目交易平台,在纪录片的供方市场与需求市场都呈现出旺盛的趋势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其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一纪录片的展示平台。纵观我国纪录片交易平台的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状况:数量少,规模小,缺少行业规范。除了几个电视节,国内几乎没有其他的节目交易平台,一些电视台的节目交易主要还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来进行。纪录片的制作与交易都没有固定时间。所以需要设立一个常设性的节目交易平台,起到汇聚国内所有优秀纪录片,及时互通节目信息,把握价格规范,促进节目交易,沟通中外纪录片市场的作用。这种交易平台,可以由那些非政府机构,非评奖机构来担任,在节目信息流通和节目成交时从双方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和经营,这样一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就不至于在影视节上被淹没,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这些作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