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新时代对纪录片创作、渠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019-04-18 09:25:00文章来源:国家广电智库浏览量:847


8月4日,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举办了“导演的功课——纪录片导演应具备的自我修养”“纪实影像的新媒体时代”“江山代有才人出——纪实后备人才的培养”三场主题论坛。论坛嘉宾围绕纪录片的导演创作、平台渠道、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对纪录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解读分析。

纪录片导演的三项“必修课”

纪录片创制的整个过程中,导演是创作团队的核心,既是组织者更是观察者、思考者,只有导演能够见证纪录片作品诞生的完整过程。他不仅需要用镜头画面和声音完成对现实的描述,更要作出有创意性的安排与引导。因此,对纪录片的思想认知、影像语言和流程管理是纪录片导演最为重要的三项必修课。

一是采用最富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讲述满足观众需求的好故事是纪录片导演应具备的思想认知前提。创作了《俺爹俺娘》《乡村里的中国》的“农夫导演”焦波表示,人人都有故事,创作者要选择能给人心灵碰撞的故事。寻找好故事好人物的方法得益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真正扎根农村、贴近群众的方法,以及几十年摄影能力的修炼。CNEX制作总监张钊维认为,讲故事是创作者欲望的一个延伸,这样就会让你的感情和观众的感情之间达成共鸣。美国搜索频道大中华地区原创内容总监Abram Sitzer表示,寻找有意义、有知识性、有时效性的故事制作成纪录片节目,能够给观众更多启迪。

二是注重掌握纪录片的影像语言表达,提升审美能力。张钊维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或历史书籍、参观美术馆等,提高自身审美修养。Abram从节目制作角度切入,认为剪辑时需将作品中最精彩的内容放在片首,在第一秒勾住观众,并采用第一人称讲故事,迅速拉近观众与影片的关系。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高级副总裁祁冬表示,要通过纪录片吸引观众,就要让作品有很高的可看性、观赏性以及黏性,在3分钟内用视觉冲击吸引观众。

三是逐步提升纪录片管理流程的工业化,形成良性循环。从管理角度而言,纪录片导演需在自我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时间管理、预算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把控。具有国际传媒公司视野的Abram、祁冬均认为纪录片前期调研(即前采)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大致占整个项目的40%。前期调研充分,能够为后期制作打好基础,缩短拍摄周期,减少无效资金支出。国家地理频道的做法是,设立专属部门协助纪录片项目团队进行风险控制,从前期立项调研、主创选择、播出等都会进行严格把关,最大化降低内容、预算等风险。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浩珉将纪录片比喻为作品和产品的结合体,在流程管理中将纪录片视为产品,导演、制片人和主创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将创作周期、资金预算进行有机动态调配,提高行业市场专业度。

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的生存之道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数量质量不断提高,题材类型多样、精品力作频现,我国主要新媒体平台也正在积极拓展纪录片合拍合作,不断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论坛嘉宾从内容题材、合作模式、传播方式,到纪录片的运营模式,全方位探讨了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

一是纪录片要以内容优势激发新媒体平台主动性。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主编伍文锋强调了题材对播放量级的重要性,即纪录片题材决定了新媒体平台的受众群体及其规模,故事内容和叙事方法决定纪录片作品气质,这两项都直接影响作品的播放流量。他表示,相对于其他影视作品来讲,纪录片获得平台的推广资源极少,更多依靠内容题材、叙事方式和受众群体数量获取推广资源。纪录片如果要走进市场,一定要考虑题材以及整个产业链。

二是新媒体平台针对优秀纪录片进行全方位多样化合作。主要合作方式涉及整个纪录片产业链环节,如合作开发孵化、成片采购、资源置换、商业分成等。阿里巴巴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纪实总监李炳表示,阿里优质资源众多,互联网生态链完整,可与纪录片行业内创作者共同孵化、共同开发维护,让优秀作品将资源落实到产业内。腾讯视频纪录片内容运营中心副总监朱乐贤介绍,他们与纪录频道、BBC、NHK等国内外优秀制作机构合作进行成片采购,为纪录片主创团队提供资源位置置换播出权,以及进行播放量分成、会员分成等创新合作模式。

三是创新运营模式,带动纪实影像传播、交易与服务。一方面是针对纪录片进行跨圈层跨平台传播。央视未来电视有限公司内容中心副总经理欧阳莎琳以世界杯期间播出的纪录片《足球道路》为例,阐述央视体系内对纪实影像的全媒体深度融合和运营。如针对此项目建立4个月全流程的运营,包括故事海报、视频分割、衍生品开发、地铁展示、球迷招募等线上线下跨圈层营销。播出平台囊括全媒体平台,包括央视、央视影音APP、OTT与IPTV端会员付费内容等商业化运营。另一方面,结合线上线下建立纪录片的交易和服务场景,打通该行业内容渠道。如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总编辑助理谷岩分享该公司将纪录片成片针对B端渠道或C端市场做业务,打造较其他新媒体平台更为前端的市场运营结构,即从创作元素开始,到素材、成片作品资源,通过线上展示、分发、交易,到线下的新鲜提案活动等,利用自身译配能力,极力打通全球纪录片内容渠道。

纪录片人才培养需注重“供需结合”

当前,纪录片行业后备人才数量逐步增加,能力素质也进一步提升,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校人才培养与专业机构所需的能力素质不相符、难匹配等情况,需进一步注重“供需结合”。论坛嘉宾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纪录片专业机构的需要,为什么纪录片行业中存在“用人荒”现象,纪实影像教育出现哪些漏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是高校更加重视纪实影视人才教育,不断拓展新理念新思路,探索新型授课模式。纪录片人才培养重点高校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科、硕士等不同教育阶段,倡导学生深入社会基层,进行纪录片短片个人或团队拍摄影片等训练,并用影像作品替代论文。如清华大学学生制作的《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引发社会反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介绍了以纪录片创意文化产业链为对象,从创意到传播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的全案教学法。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夏丽丽分享其影像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校青年人才优势和电视网络、影视制作公司等行业资源进行社会化办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影像创作平台机制。

二是专业机构存在从头培养专业学生,逐步改变专业学生创作思路等情况。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刘军卫表示,纪录片考验的是综合能力,影像思维、文字功底等诸多技能都需要有较好的功底。他提出纪录片最重要的是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学生最重要是具备纪录片的综合能力,包括掌握影像语言基本功,提高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而非纠结于叙事方法和拍摄手段。《文学的故乡》统筹、分集导演范高培以自身经历为例,介绍在企业中如何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并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沟通采访、信息搜索、流程管理等专业相关能力。

三是各位嘉宾讨论了纪录片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张同道认为专业人才需具有人文修养、审美能力、学术方法、操作能力。刘军卫认为专业人才需要有合作精神、开放的胸怀、真正了解并能很好地运用影视语言。郭劲锋对检验人才的标准提出要“有脑子”,会讲究思想方法;要“勤奋”,敢于动手操作实践,敢于用脚去走得更远;要“有心”,敢于追求情感情怀,并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文章来源 国家广电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