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美食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索 2019-05-17 10:21:00文章来源:知网浏览量:1703


2018 年,《人生一串》和《风味人间》两部美食纪录片也先后与观众见面,各自都引起了一股美食热潮,有《舌尖》系列珠玉在前 ,不论是有传承关系的《风味人间》,还是另辟蹊径的《人生一串》,想要在美食类纪录片取得成功,都有一定的难度,幸运的是,《风味人间》和《人生一串》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但是无论是美食纪录片还是其它类型的纪录片,都是创作者对于创作对象的表现,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阐释行为,我们将从两部作品的叙事角度入手,对两部作品进行简要梳理。具体到叙事层面,两部作品都采取了板块化的结构,每一集作品都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片子结尾通过总结来升华主题。将相对集中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结尾点题,这样的结构近年来广泛地被运用在纪录片创作之中。从内容的组合上来看,这样的结构也更适合于“一个主题,多个事件”这种类型的作品。但仔细分别之下,《风味人间》和《人生一串》在这样大体相似的结构之下,叙事结构其实各有不同。

《风味人间》和《人生一串》在相同的板块化叙事结构下,前者于不同的美食之间挖掘出相同的情感并串联成线;后者于烧烤这一种街头美食下挖掘出各种各样的人生。前者超越山海,在全世界美食的广大格局之下,用不同的主题情感对美食进行串联,有一种俯视的广大;后者的镜头虽然只对准了烧烤架和架子两边的人,却用如此简单的场景,演绎出了人生百味。两部作品在相同的大致结构之下,通过截然相反的基调,构成一场巧妙的美食纪录片“隔空对话”。参照张雅欣教授的《中外纪录片比较》,《风味人间》所有素材依据片子主题串联,其叙事结构更符合“设定中心线法”;《人生一串》每一集以内容为导向,各素材彼此之间串联性相对较弱,但都紧密服务于主题,叙事结构更贴近“绘圆法”。从两部片子看来,两种方法各自都有擅长表现的地方:用“绘圆法”做结构的片子,强调主题为中心,素材紧密围绕主题,利于展现一个主题事物的诸多方面,是一种“由一点(圆心)向外扩”的叙事结构。一部《人生一串》,通篇都在说烧烤,但形形色色的烧烤师傅与食客们,既在深夜的聚会中展现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在烧烤摊前酒杯的碰撞里,表露出人到中年的感慨,有艰苦谋生的不易,也有对生活理想的坚持……一个人一个故事,百样的人生都围绕着“烧烤”这一主题展开,在满足观众欣赏美食的愿望的同时,用很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市井百态人生况味。 而用“设定中心线法”做结构的片子,通篇所有素材都由一条主线串联,是一种“一条线(中心线)串所有”的叙事结构。各种素材线性排列,都是一条主线上的内容,彼此间具有更多联系,这是设定中心线法与绘圆法的区别之一。《风味人间》每一集的故事数量庞大,但都被各自的分集标题串联。同时创作者素材排布巧妙,不同食材间的转折手段多样:“山海之间”一集中,太湖里的大闸蟹紧紧排在沙漠里的蘑菇之后,一个“鲜”字串联起了沙漠与湖泽;“滚滚红尘”一集中,摩洛哥的塔吉锅之后,是山东滕州的铁锅,在烹饪器皿的互通之后,由从我国的铁锅过渡到铁炉中的烧饼,讲的是食物随着人的流转而演化……所有的素材都紧紧串在“滚滚红尘”这一主题之下,形成了一条线。从把各种各样的美食,还有美食背后的人的故事,用一个主题串了起来。而一部片子中心线的设定,除了立意,人为手段的设置也可以作为辅助。《风味人间》里每一个小故事的纪结尾,主人公手捧着美食,面对镜头表达祝福。这种形式遍及所有主人公的时候,也起到了主题的提示作用,也就是“人为设定中心线”。

《风味人间》叙事结构解析 

《风味人间》由陈晓卿率领团队制作,秉承《舌尖》系列风格的同时,又有突破创新。在七集正片中,第一集用14个小故事讲述了山海之间的广大,美食品类的繁盛,第二集《落地生根》也用14个小故事讲述了食物在不同地域之间的迁徙流转,而第三集《滚滚红尘》的故事达到了18个……如此每一集都有不少于10个的小故事,若干个小故事为一组,或利用地理的关联(第一集安徽火腿与西班牙火腿),或利用食物、炊具之间的特色(第三集摩洛哥塔吉锅与山东滕州铁锅),这些连接成组的小故事或明或暗,巧妙地将每一集的主题串联起来,在广阔繁杂的世界美食海洋中,穿起了“落地生根”“肴变万千”“香料歧路”等七条主线,这七条主线又统一服务于“风味人间”这一个大主题。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下做到了主题的统一,这是 《风味人间》结构上的特点。在每一集的作品中,不同的事物之间可以相距甚远甚至千差万别,但各种各样的食物背后,始终有一条情感上的线。这样,不同的食物背后蕴含着相同的情感。换一个角度来说,每一集作品中出现的美食 ,都紧密服务于同一个情感线索。而不同几个故事之间,彼此又相互连接,或由空间、或由时间等不同因素连接,彼此紧密联系巧妙过渡,每一集都形成了一张跨越中外的美食之网,从主题情感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不同美食间的相通之处。可以说,《风味人间》用人情串联了食物。除了用情感做串联之外,《风味人间》还通过统一的言语和动作来人为设置线索。在每讲完一种美食之后,主人公都要手捧这种美食,面对镜头表达赞美。这种统一的设置,增强了作品的仪式感,能让观众潜意识中把几个小故事串联在一起。同时,也点明了片子的节奏,让观众在各个小故事之间“舒一口气”。良好的节奏把握,能够让观众缓解疲惫,从而更有可能“一口气看完”,增加作品的完播率。而在叙事手法上,相比《舌尖1》和《舌尖2》,《风味人间》做到了改良与进步。2010年,在《舌尖1》横空出世,开启美食纪录片大热的时代知后,陈晓卿的《舌尖 2》,于两年之后推出。两部作品在叙事层面各有侧重。《舌尖1》立足中国美食,探讨“天—地—食—人”四个方面的关系。《舌尖2》从中国美食出发,进一步突出“家庭”在中国人和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地位,人物身上的故事得到进一步加强。而《风味人间》选择把注意力回归到美食本身。而这并不意味着作品只看“吃”而不看“人”,作品中的“人”和人背后的故事,更多地与美食本身贴近。相比《舌尖2》,《风味人间》中不再有“阿苗,刚满20岁,老家苏北,3年前高中毕业,跟随父母来到苏州。父母希望家里的男孩能考上大学,阿苗是长姐,她需要尽快自食其力”这样叙事性过强的解说词,人物的命运起伏也不再单纯直白地靠解说词来体现,而是直接让主人公与食物发生联系,在淡化人物故事的同时,让主人公与美食更加贴近。不再刻意叙事,反而能让更多的观众记住站在船头,同自然抗争的镖鱼小伙,还有为女儿准备酸鸭子的少数民族母亲。

《人生一串》的叙事结构解析

相比《风味人间》叙事的自然贴切,《人生一串》的“故事性”更强。如果说《风味人间》是把人物命运结合在美食流转中娓娓道来,于气象宏大中凸显个体流转,《人生一串》则把片中主人公背后的那些事情,放在昏暗逼仄的烧烤摊前,就着一阵阵烧烤的浓烟,讲出了真情。《风味人间》的叙事结构是靠“人情”来串联,不同的美食、不同的人物和故事,背后隐藏的是相同的情感。而《人生一串》的叙事结构是靠“食物”来连接,每一集里,展示的是相同或相似的烧烤菜品,背后讲述的人物故事却各不相同。可以说,《人生一串》用一样样烤品聚起了一集集片子,相似的烧烤背后,藏着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人生一串》全片分为六集,标题依次是“无肉不欢”“比夜更黑”“来点解药”“牙的抗议”“骨头骨头”和“朝圣之地”。在内容结构方面,可以看出《人生一串》和《风味人间》的明显不同。《人生一串》的六集,除最后一集“朝圣之地”外,前边五集都是依据内容来划分。肉、暗黑系烧烤、蔬菜、弹牙食材还有骨头,每一集依据烧烤食材的内容,穿插五个左右的小故事。作品结构根据食材主题来统一,因此,就美食 背后的故事而言,《人生一串》每一集中,不同故事之间的独立性更强。在烧烤内容统一的规划下,个人的故事和情感显得具有独立和多样性。例如在第四集“牙的抗议”中,分别讲述了猪鼻筋、心管、海肠、牛胸和板筋五种烤品。口感出众、爽脆弹牙是五种烤品的共同特点,但这背后五位烧烤师傅的人生故事却各有不同。烤海肠的阿宋是爱听音乐、爱怀旧的“肥胖文艺中年”,烤牛胸的王阳历老爷子则是脾气火爆的老江湖……各人之间相互独立并无联系,只是共同的烧烤把他们聚在了一起。这样结构下的故事,让每一集作品在故事情感上更为丰富,更为多样化。呈献给观众的,就是在看似相同的烧烤架前后,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 不过,虽然各自故事之间的独立性更强、各人情感经历各异,这并不影响《人生一串》追求作品情感上的统一。人物的故事和情感各不相同,但作者把他们作为烧烤师傅相同的一面展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挖掘出了不同故事带给人的相同的感受。深夜的烟雾、昏黄的灯光,滋滋冒油的肉串、带领节奏的酒杯……这些相同的元素挖掘出了不同的人物背后共同的感觉——人生。所谓“人生一串”,一串烧烤之下,说的就是人生。

而在现今社会,纪录片的故事化已经成为了大环境下的叙事策略主流,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能够得到蓬勃发展绝非是偶然,它的魅力在于将真实的人与事以故事化的策略呈现出来,更加能吸引与打动观众。将纪录片的内容以一种动态的描述手法进行处理,让故事化对内容进行改良,已经成为如今纪录片制作不可抵挡的趋势。但无论是《风味人间》还是《人生一串》,美食纪录片它就像一面镜子,通过不同的叙事策略折射出来的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生活状态,为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忆影像。

(来源:知网   作者: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