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 早在70年代时就曾经讲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于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为当代电影的一大特征,“伪纪录片”这一体裁也相应诞生。
相对低廉的成本,更好的宣传噱头,观众观影的代入感,都成为目前这种“伪纪录片”类型剧情片的制作优势。在这类电影中,观众看不到明星,明星的出现会大大降低“伪纪录片”的真实感;观众也看不到那些制作精良的CG画面,通常的设定都是摄影爱好者使用手持DV记录,最终的结果就是,并不清晰的影像与摇晃的镜头成为影片的主体。
伪纪录片的另一魅力就是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充满阴谋论的世界上,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或许外星人真的存在,只是政府不想让普通人知道”这类论调我们早已不陌生,于是,伪纪录片应民意而生,这类影片的剧情可能经不起推敲,但它们背后的故事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电影发行公司也抓住“真实性”大做文章,每一部伪纪录片上映之前,我们都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病毒营销,影迷们一边谈论着这些看似真实的事件,一边走入电影院亲身体验,揭开一个又一个阴谋。甚至连美国宇航局都发表官方声明,斥责某部电影的卑劣宣传手段。
而影史上最成功的伪纪录片,就是一部成本极其低廉,营销方式极其高明的电影,同时也是这一题材的开山之作,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女巫布莱尔》(The Blair Witch Project)。
伪在哪里:与其说《女巫布莱尔》是一部经典之作,倒不如说是一部电影营销的经典案例。看完全片没有一个人不想吐,但大多数人一边作呕一边大喊上当,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女巫布莱尔》在伪纪录片类型中排名第一的票房成绩。
伪纪录片常用叙事方法,影片主角失踪了,观众看到的内容是遗留下来的电影胶片粗剪而成,本片也不例外。
《女巫布莱尔》的官方剧情简介如下:1994年10月三个学电影的学生希瑟·多纳约(Heather Donahue)、迈克·威廉姆斯(Michael Williams)和乔舒华·莱纳德(Joshua Leonard),带上了电影拍摄器材,来到了布莱尔镇,准备调查当地关于布莱尔女巫的传说。他们为了找寻布莱尔女巫来到了黑山林,但不久他们就消失了。5天后人们开始寻找他们,美国政府为了找寻他们调用了100多人,同时使用了直升机甚至卫星,但10天过后一点结果也没有,于是只好放弃搜寻工作。1年以后几个马里兰州立大学的学生在山林的一个非常隐蔽的小木屋里发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有哈兹的日记和一个已经剪接好的电影拷贝盘,里面记载了三个人一年前失踪时所发生的所有恐怖事件,本部影片便是根据1995年发现的拷贝盘,改编加工而成的。
如今的问题就是,你会相信么?很多观众摇摇头,将信将疑。该片在1999年戛纳电影节上放映时,宣传方还特地印刷了三名演员失踪的传单,不过巧合的是,当地一位电视台管理人员遭到了绑架,为了避免引起人反感,这些传单很快又被撤下。在电影院里,甚至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扮成路人甲,若无其事谈论着女巫的民间传说。
于是,电影史上的“伪纪录片”华丽丽地拉开了帷幕。但把伪纪录片推上高潮的“神作”还要算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
伪在哪里:区区2500万美元成本却能带给观众亿级视觉效果的哥斯拉大怪兽,制作人艾布拉姆斯功不可没。这位热门悬疑科幻剧集《迷失》(Lost)的制作人在《科洛弗档案》中把悬疑的元素用到了极致。
故事并不复杂,一只怪兽出现在纽约,人们四处逃散,主角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这一幕,其中有军方与怪兽的斗争,有自由女神头颅的滑落,录像带中,整个纽约陷入一片黑暗,主角也同样生死未卜。艾布拉姆斯非常善用跳跃性、插叙的叙事手法,我们在剧集《迷失》中已经见识过,《科洛弗档案》中,时不时会出现旧录像带的内容,这一手法非常完美地丰富了人物性格与形象,从情节上也能自圆其说。除此之外,伪纪录片的通病就是画面晃得观众想吐,有怪兽出现的情况更是如此,于是观众就被这台手持DV“拖着”带进了这场灾难中。
与《女巫布莱尔》铺天盖地宣传方式不一样的是,《科洛弗档案》用一种欲盖弥彰的方法吊足了观众胃口,先在2007年《变形金刚》的贴片预告中首次亮相,只是宣告了上映时间,甚至没有显示片名;之后又陆续公布了几个片段,但也仅此而已,直到影片上映前,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
和大多数脍炙人口的好莱坞商业片一样,《科洛弗档案》没打算把主题玩得多深刻,有人认为这是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映射,当高楼倒下、浓烟滚滚而起之时,人们的恐怖情绪迅速滋生,但仅仅从娱乐性上来说这部电影已经非常合格了。
这种超级大怪兽的电影用伪纪录片形式制作会大大降低成本,挪威电影《追击巨怪》(The Troll Hunter)就再次使用这种方式,也让人们领略了挪威的美丽景色。
伪在哪里:在挪威的北方有一种生物,它们体型庞大,只在夜间活动,而挪威当地的野生动物组织不愿让公众知晓巨怪的存在,凡是遇到巨怪袭击的人,新闻全部统一口径是熊惹的祸。片中三名大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纪录片作业,找到了一名以猎杀巨怪为生的大叔,跟随他完成了这段作品。但是在影片最后,挪威野生动物组织的人抢走了他们的摄像机,影片也随之结束。
留给观众的是一行字,这几名大学生至今下落不明,如果你见过他们的踪迹请拨打警方电话,本片由拍摄素材粗剪而成。这仍然是最常用的伪纪录片结束手法,但是本片的独特之处在于,最开始的摄像师(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中途遭遇巨怪袭击不幸身亡,又有新摄像师加入行列,而新摄像师为国家地理频道拍摄过纪录片,影片前后的拍摄风格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
碍于成本低廉,片中的巨怪就像是木偶剧中被放大的毛绒玩具,移动笨拙,能将它们置于死地的就是阳光,遇到阳光立即钙化是巨怪的命门所在,搞笑的是,基督徒的鲜血和圣歌是巨怪们的最爱。从剧情来说,本片漏洞多多,但作为第一部非灾难性、以怪兽为主角的伪纪录片,原创性和可看性都能达到80分水准。
拉丁派电影一向给人浪漫香艳或者晦涩惊悚的感觉,但事实上近几年西班牙影坛的口味逐渐加重,血液浓度逐渐提高。如果对导演巴拿格鲁做点背景功课就会发现这个人简直就是西班牙的清水崇!在特效和成本都无法匹敌好莱坞恐怖大片的前提下,从来不缺少创意的西班牙电影人只能在表现手法上下工夫,于是,第一部主视角僵尸电影诞生了。本片没有像《女巫布莱尔》那样疑神疑鬼让人晕头转向,而是将各种恐怖惊悚元素最朴素地呈现在镜头前,镜头的质感也很差,但换来的却是让观众头皮发麻的真实感。另外,和所有优秀的欧洲电影一样,在危难、封闭的情况下,对几位幸存者的刻画和好莱坞比起来相当立体,最后阁楼一幕更是窒息感直逼人心,导演对无奈的恐惧感把握得恰到火候。
局限于地域性和发行手段,《死亡录像》没能在票房上达到《女巫布莱尔》的高度,但近10倍的回报率让片方毫不犹豫继续制作《死亡录像2》和《死亡录像3》。北美片商也不会错过这样一部佳作,只不过他们引进的方式是翻拍,于是就诞生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隔离区》(Quarantine)。
除僵尸外,美国观众最热衷的驱魔人系列也被伪纪录片给记录了下来,装神弄鬼的《最后一次驱魔》(The Last Exorcism)以及《心中的恶魔》(The Devil Inside)则是典型例证。
伪在哪里:当一个牧师也不相信上帝的时候,恶魔就找上了他。科顿·马库斯(Cotton Marcus)即将进行最后一次驱魔时,请了一个电影摄制组,希望把驱魔过程拍成纪录片卖个好价钱。来到偏僻村庄后,马库斯在驱魔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是观众认为最可怕的部分,被恶魔附体的人的自残、没有重力地在墙上行走……
电影海报上不自然扭曲的人体就说明了驱魔其实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本片看做是向1973年版《驱魔人》(The Exorcist)致敬的影片之一,影片上映之后迎来许多争议,大多都围绕现代信仰缺失展开。主角请纪录片摄制组记录驱魔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表达,世界上没有上帝也没有魔鬼的想法,但随着剧情深入,这名牧师也推翻了先前的想法。
除去电影装神弄鬼的地方不说,本片在上映后的风评颇佳,“伪纪录片”形式与驱魔题材的结合成为众多媒体的称道之处,兼具了伪纪录片零距离恐惧的现场感和大制作影片引经据典的深厚底蕴,而且制作十分精良,小成本的画质却有大制作的特效,摄影、灯光、音乐、剪辑都是极高水准,这是以往的伪纪录片从未做到的,技法上的突破虽然还不足以将其奉为此类影片的集大成者,至少也算是伪纪录片这几年发展下来里程碑式的成熟标志了。
毕竟纪录片本身就很切合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职业,观众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多半也是抱着猎奇的态度,就像著名的Discovery频道与History频道拍摄的专题片一样,亦真亦假,引人注目。
科学版本驱魔《心中的恶魔》,伪在哪里:本片由1989年一通“真实”的911电话开始,玛丽·罗茜(Maria Rossi)在一次驱魔行动中杀死了三个人,自首后被关在罗马一座教堂的精神病院中。20年后,玛丽的女儿伊莎贝拉(Isabelle)带着电影摄制组去探访母亲,希望在科学家的帮助下把母亲从心理阴霾中解救出来。只可惜在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许多证据都损毁了,留下的只有这盘录像带。
从已发布的预告片和剧情介绍来看,《心中的恶魔》很难达到《最后一次驱魔》的高度,原创性的确不强,只能期待导演在心理戏上多下工夫。
这种伪纪录片形式从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开始也走过了将近13个年头,观众已经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现在一看到伪纪录片就狂批,除《灵动:鬼影实录》系列已经快变成万圣节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伪纪录片作品想进入主流商业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这一体裁不再那么新鲜时,这条路显得更难。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