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关于什么叫“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者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虽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
那么作为重要传播平台的电视历来受到国人的普遍关注,具有传播力强;影响力大;覆盖率广;公信力高等显著优势,依然是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沿用“互联网+”的思路,那么电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这样国家级的电视平台又该具有什么样的新思路呢?
于是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资深、睿智的电视人提出了“纪录片+”的概念:以纪录片这种影视形式为载体,与全行业进行广泛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这些业内的先行者们甚至还为我们描绘好了一些“纪录片+”美好画面。这些美好的前景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产生的,它的运营基础又是怎样的?究竟是否可行呢?
早在2010年广电总局就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纪录片产业化已经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卫视频道每天都要播出至少三十分钟的纪实类节目”规定的提出,把纪录片带进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制作了自己的栏目品牌,如北京卫视的《档案》、贵州卫视的《真相》中央十套的《人物》等。《舌尖》、《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节目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美好的发展前景。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尽管纪录片从专业角度有着各式各样的分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性是纪录片具有天然的真实性,这是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常常区别于其它电视节目怀有的独特的收视心理,从而使观众在节目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上产生更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事实上,作为代表着电视领域里面最高形式的纪录片,从他的产出过程来看,也的确决定了本身具有这样的天然属性。纪录片往往需要编创人员对于素材的掌握非常的详实,对于事实的了解要非常的透彻,并且对创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有一定的人生积淀,要了解丰富的电视表达语言等等。
所以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看,纪录片都有许多优于其他电视节目的地方,在社会上拥有广泛的收视人群和拥趸。
但国产纪录片产业所实面临的形势也是复杂的,可以说是机遇和困难并存。
首先,纪录片的需求与生产间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市场需求还不是拉动制作的前进主要动力。
据分析,我国的投资主体仍旧集中于各个电视台的电视机构,他们都把所有环节都放在他们自己机构内部,自己投资,自己制作,自己播放,能够带动外向发展的民营制作公司往往没有版权而且利润空间较薄而发展缓慢。
另外,我国传统的纪录片主要是以宣传科教为目的,多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传播为内容,并不十分的追求经济回报,这和为追求商业价值和利润的电影院背道而驰。没有完备与完善的商业运营模式,使我国大多数的纪录片无法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三,我国纪录片的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和传播模式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作为一个行业,纪录片从技术、艺术、投资、交易到评估缺乏基本的标准。
纪录片制作单位多数存在规模小,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薄弱的问题,想要进行品牌化生产有心无力,而像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影视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制作基地来说能力较强,但毕竟精力有限,每年生产的精品少之又少。
第四、在传播模式方面,我国纪录片营销环节严重缺失,商业化水平较低,很难形成商业化大发展。营销环节慢慢成为着束缚我国纪录片商业化发展的瓶颈。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生活中很多有纪录需求的团体、项目、甚至个人都找不到起码的制作单位,诉求无门!而纪录片的制作单位又普遍承受着上述四点的制约与限制。
有鉴于此,除了某些大项目,纪录片能借助国家的力量投资制作的机会不是很大,唯有把目光转向民间,可以说“纪录片+”这种模式为纪录片本身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这种可能。
纪录片和产业结合会产生什么?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经有十几个省份财政收入超过千亿元,大多数中国人不仅拥有了温饱,还有了财富的积累,所以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了解金融。
财经类纪录片应运而生。
财经类的纪录片在国外发展较早,如NHK的纪录片《沸腾都市》系列 、《金融危机》系列、《世界汽车产业的危机》等。中国的财经类纪录片起步晚,但也涌现出《大国崛起》、《大国重器》等佳作。
事实上,无论国外CNBC这样的商业频道,还是BBC这样的公共频道,财经纪录片都已经成为频道中的常态节目。但在中国,财经纪录片仍然像是游戏大作,几年才发布一款。出现这种状况,跟收视率没有关系,跟市场的需求没有关系,跟制作水平没有关系,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专门的运营机制。
据统计,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税收总额的50%,同时还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的企业普遍进入了品牌战略阶段,企业家们日益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的增长,他们需要社会的承认。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小企业过度追求利润,忽略质量,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十分突出,使中小企业成为价廉质次和管理不规范等众多问题的代名词。
中国的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经过了初期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开始普遍进入了品牌战略阶段,中小企业日益开始日益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的增长。他们需要纪录片见证他们的历史、贡献与成长;他们需要品牌的宣传与建设。
这个需求无疑是巨大的。为“纪录片+”的实行也提供了绝妙的合作对象,这也与纪录片的天然属性和优势十分的契合,这也决定了纪录片能够担当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纪录片+”意味着要把镜头对准这些中国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家们,为他们服好务。制作出关于他们成长、经营、理念、品质、品牌的纪录片,同时解决自身经费、运营、商业化不足等缺陷。
其实,这一切已经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已经有了实践者。
中央电视台《看中国》栏目是一档开播了五年之久的日播纪录片栏目,其拥有丰富的纪录片资料资源、实力雄厚的制作班底,先进尖端的技术设备,是我国唯一一档运营时间超过五年的日播纪录片栏目,无论技术还是理念方面都是国内的佼佼者。
前几年,虽然《看中国》栏目拓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四套(空客频道),并与全国百余家省市级的电视台签署了联播协议,但是节目整体的传播效果总是表现的中规中矩、不温不火。节目内容大多定位在人文历史,地理风光。
多年的制播经验和时间使得《看中国》栏目越来越感到:财经领域对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这一想法,栏目组做了调整。
从2015年起,《看中国》栏目立足国际化视野,节目选题向致力于“发掘企业产品及品牌背后的人文故事”的方向转变,将广大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纳入了栏目组的视野,成为了拍摄和发掘故事的对象,节目内容通过悬念、铺垫、解密等叙事手法,将资料展现、人物访谈、情景再现、纪录拍摄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深入阐释企业产品及品牌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服务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推广传播。
借助企业丰富的人文故事和资金优势,使节目内容发生了质的改变,兼具了高档人文品味和商业文化传播价值。
那么,发掘品牌背后的故事,见证有人文使命的品牌崛起,再现产品、品牌发展亮点及传奇历程成为了《看中国》栏目组的第一主旨;务实、高效的品牌市场推广的成为节目的第一要义。
从当年下半年开始,《看中国》的收视率与影响力突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电视行业中成为最大的纪录片日播栏目,在业界也变得小有名气。究其原因,除了栏目组内部拍摄内容、制作水平的提升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内容是《看中国》依据“纪录片+”的思路,使运作的体系得到了升级换代。
《看中国》栏目在提高了节目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帮助企业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务实地促进品牌产品销售业绩的提高,取得看得见的实效。
除了节目在不同平台上多轮次的播出外,又把视频上传到除了教育电视台国家、教育电视台网络电视以外的主流视频网站上,例如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等“《看中国》栏目专区”上。这样既扩大了节目传播覆盖率,拍摄对象的信息得以和广大网民面对面,加快了品牌价值的传播。
而栏目组面对企业和企业家复杂的诉求上,主创人员意识到仅从提升节目制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其他更新的平台共同完成这一使命,这就是移动终端。
所以,栏目组还利用自己的微信、微博进行移动终端的推广,把栏目组节目内容、拍摄企业的产品、品牌属性、花絮等内容策划成话题进行推广,这样一下子就给拍摄企业带来了一种瞬间触及亿万客户,爆发式传播的途径和依托。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小试牛刀成功后,《看中国》栏目组并没有停下脚本,在积极尝试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并且在为新的“传统电视节目+互联网”方面进行的尝试。也许不久的将来,您也会亲眼见证这种的奇迹发生。
事实上,《看中国》栏目存在着播出资源丰富,制作团队稳定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体制内限制较多等劣势,所以说相对于广大纪录片制作团队来说任然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这应该也算是“纪录片+”的一个成功典范。
“纪录片+”不仅仅局限于财经类纪录片一方面,还有很多的领域可以尝试、涉足。“纪录片+”的出现不仅在于这种模式为纪录片找到了一条发展的康庄大道,更大意义在于它使原先高高在上的电视传媒走下了神坛,走向了大众。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