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作方式探讨 2019-06-17 15:42:00文章来源:知网浏览量:1170


  新媒体被誉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 它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播文字、声音与图像, 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纪录片作为时代的伴生物、现实的记录者, 也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做到“因时而动, 常新常变”。

  一、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影响

  (一) 生产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渠道, 新媒体提高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 一改僵化的“单向传播”过程, 更使得“传播方”与“接收方”界限模糊, 增强了创作方与观众的互动。创作者完全可以将纪录片选题上传至互联网, 由网友自发讨论、创作以及共同鉴赏, 借助网友的宝贵经验完成作品创作。

  同时, 新媒体技术发展促使“全民记录”成为可能。无需采购价格昂贵的专业摄影器材, 群众借助常见的DV、手机以及电子监控等电子产品便可完成录制工作。而部分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 借助群众的摄影设备也可有效留存,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素材, 例如交通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等社会题材类纪录片的“第一现场新闻画面”, 便是借助人民群众之手。

  (二) 创作理念

  受新媒体环境多元化的影响, 纪录片改变过去宣传教育的姿态, 而着重把握对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环境的思考, 更为关注“人”的因素, 即“以人为本”。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如潮, 全网点播量超8亿, 其导演陈晓卿在采访中坦言, 原定片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自觉菜系划分过于简单粗暴, 说教意味过重, 便重新拟名, 最终将创作重心转移至探讨人与美食的关系。

  此外, 为争夺受众关注, 提高作品的收视率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愈发重视美学元素。例如将戏剧冲突、悬疑叙事引入纪录片创作, 或是利用新型拍摄技术突显画面质感, 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视觉体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便采用SONY-F3高清摄像机, 运用大量的前景深镜头、微距镜头等拍摄技法, 让人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尽情享受画面的优美。

  (三) 受众心理

  新媒体技术带来信息量的暴增, 受众的生活节奏得到明显加快。同时,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相应拔高了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人们更倾向于在零散时间利用手机消遣。因此制作精良、短小精悍的视频更能够吸引受众, 纪录片也应积极探索新型节目形式,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新媒体的普及也促进受众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年轻一代逐步掌握了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而当代年轻人有思想、有主见, 更青睐于个性化、多元化的影片题材, 对传统的、说教意味浓厚的主旋律纪录片则缺乏兴趣。

  (四) 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并提供更为宽广的传播环境。制作发行的纪录片不仅可以在电视台、影院等场所上映, 更可在互联网、数字电视及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7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 纪录片凭借互联网可覆盖绝大多数潜在观众。

  新媒体技术, 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 有效打破信息传播的地域限制, 推动了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全球化”日程。中国出产的纪录片立足全球视野, 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所接受,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便于201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二、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一) 挖掘多元创作题材

  正如前文所言, 手持DV、智能手机等设备现已在我国群众中得到普及, 视频的制作发行再也不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基层民众拥有独特的视角、复杂的背景以及真挚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随意拍摄的内容, 却往往是优秀纪录片所必需的珍贵素材。

  因此, 纪录片创作人员需“多听、多看、多想”, 从多种渠道获取真实视频材料, 并充分挖掘其潜在内容, 将其充实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素材的挖掘, 需着重把握其内在故事性及真实性, 这样才能收获观众的情感共鸣。刘远祥的《西单女孩》、网络纪录片《老人与狗》便是此类创作典型代表。

  (二) 强化影片美学特征

  强化影片的美学特征, 是指利用综合手段, 提升影片的故事性及艺术性。笔者认为,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把控, 可借鉴《沙与海》《故宫》等优秀影片的先进经验, 从叙事艺术以及摄录艺术入手。

  叙事艺术包括叙事结构、方式以及空间上的把控, 仅叙事结构便有阶梯递进式、中心串联式和板块式等。纪录片创作者需结合影片特点, 选择最适宜的叙事方法, 吸引受众眼球, 增强影片感染力及艺术性。而摄录艺术中镜头的运用应把握特写、空镜、长焦镜头、主观镜头、象征性镜头等技巧的独特含义, 塑造契合影片主旨的精美画面, 更可辅以必要的音乐, 烘托气氛、渲染情绪, 增强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

  (三)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需要有意识地结合现代观众群体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纪录片创作活动。上文分析中提到, 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多元与独特的事物, 其观影活动又表现出典型的“碎片化”特点。为此, 纪录片创作选材需考虑观众兴趣, 并把握好松弛有序的叙述节奏。

  美食、宠物、网络、文化等题材始终是观众的“心头好”, 而政论、时事、传记等话题也可能因舆论导向而激起人们关注, 因此若想收获观众认可, 便可选取热点题材进行纪录片创作。同时, 为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叙述节奏有必要随之加快。但也要张弛有度, 给观众留有喘息的余地, 尽可能利用其零散时间。例如, 贺州电视台从2016年开始筹划《古村物语》系列纪录片, 2017年开始播出, 14集都是以古村落或古村落有影响的人物为题材, 精选控制在13分钟左右,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不仅可显着提升影片的品质, 更能够获取新媒体背景下的宣传优势, 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以2016年11月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其采取了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 代表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可以说, 每一次电影拍摄技术的更新换代, 都将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作为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更应积极探寻新型拍摄技术, 增强影片的表现张力。纪录片创作除应用水下摄影、延时摄影、高速摄影等较为常规的摄影技术外, 更应探索利用先进的CG (影视动画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等, 从而更好地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三、结语

纪录片作为重要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不仅真实记录还原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更寓教于乐, 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普及知识、丰富见闻的历史任务。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以期辅助纪录片创作者顺应潮流, 创造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文章来源于知网,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