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家庭纪录片和心灵纪录片 2019-06-18 15:51:00文章来源:知网浏览量:1174


2015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曾获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影片提名,该片也是当年法国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影片讲诉了法国小镇宝拉·贝利叶一家的家庭生活。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家庭,家庭成员除了宝拉之外,父母和弟弟都是听障人士。突如其来的市长竞选和宝拉的音乐天赋被发掘打破了贝利叶一家的平静生活……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不一样的天空》被人津津乐道,常常是因为男主人公吉尔伯特的饰演者约翰尼·德普和其弟弟阿尼的饰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影片讲诉了吉尔伯特的家庭生活智障的弟弟,患有肥胖症的母亲,充当家庭主妇角色的姐姐,爱美自私的妹妹,这个家庭的生活平凡琐屑又处处充满波澜。两部电影的题材相同都是家有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但却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带给了观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影体验。题材相同的电影出现巨大的差异性源自两部影片采用了不同的戏剧处理方式。 

  一、 叙事聚焦:聚焦家庭与聚焦个人 

  电影中的叙事聚焦,主要指电影的观察对象。影片《贝利叶一家》和《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电影的叙事聚焦不同。从片名来看,《贝利叶一家》是由法语“La famille Bélier”直译而来,片名强调的是贝利叶一家人。影片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宝拉·贝利叶一家人的生活,将视点放在以宝拉为中心人物的贝利叶一家。就场景方面而言,宝拉最常出现的地点是家、学校和音乐老师的家。在家里,宝拉是忙碌的。她的生活常态是做全家人的耳朵和嘴巴一名不停歇的手语翻译。除了翻译工作之外,她还要干农活,包括给母牛接生、给奶牛挤奶、到市场卖奶酪,连家里重大的农场商业交易也由她一手操办。在学校里,宝拉是窘迫和不自信的。她常常因为劳累的家庭生活在课堂上打盹,被老师批评而无奈走出教室;也不能像学校里的其他女生,热衷于穿衣打扮和舞会派对,偶尔还要承受来自同学们的嘲讽。而在音乐老师家里,宝拉是自信且轻松的。她在歌声中忘记校园生活的不愉快,忘记家庭生活的忙乱和劳累,自由翱翔。其余家庭成员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家以及家的附近。爸爸在农场工作,妈妈在家做奶酪料理生活,弟弟放学后在家玩耍,一家人聚在市场上卖奶酪……虽然是听障,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充实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偶尔也会冒出竞选市长这样不可思议的想法。贝利叶一家人不论有没有身体上的残缺,他们都选择积极地面对生活,充满梦想。所以说,在《贝利叶一家》中,影片的叙事聚焦是贝利叶一家人,是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使影片看起来像一个热闹非凡的家庭生活纪录片。 

  《不一样的天空》的原名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直译过来为“什么在吞噬吉尔伯特·格雷普”。如果结合美国人的用词习惯来翻译的话,片名的正确译法应为“吉尔伯特·格雷普的烦恼”。虽与《贝利叶一家》同为讲诉障人士的家庭生活,《不一样的天空》没有将叙事聚焦放在格雷普一家所有的家庭成员的身上,而是集中力量来展现家庭中的个体吉尔伯特,展示他生活中的烦恼。比起平常人,吉尔伯特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家庭成员中,除了充当家庭主妇的姐姐之外,其余家庭成员都是吉尔伯特的负担智障的弟弟、肥胖且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爱美且不懂事的妹妹。他一人赚钱供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修缮房屋、打理杂事……除此之外,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智障的弟弟阿尼。而反观他自己的生活,用卡华太太的话就是:“可怜的吉尔伯特,关着自己,在照顾身边每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他显然已经在忙碌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意识,成为没有灵魂的个体。而影片为了突出吉尔伯特烦恼,安排了智障的弟弟不断闯祸的桥段,而每每弟弟闯祸的矛头都指向吉尔伯特本人。综上,《不一样的天空》中,叙事的聚焦在吉尔伯特身上,或者说是在解释他烦恼生成的缘由。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随着吉尔伯特的移动而移动,其他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常常成为吉尔伯特烦恼的确证,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这部家庭题材电影看起来更像是吉尔伯特本人的纪录片。 

  二、 叙事模式:解决冲突与拯救灵魂 

  其次,《贝利叶一家》和《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体现在两部影片在叙事聚焦不同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叙事模式。《贝利叶一家》采用了一种“冲突产生矛盾重重冲突解决”这样一种皆大欢喜的叙事模式,有意无意地借鉴了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由于影片的焦点是所有家庭成员,戏剧冲突也产生在家庭成员当中听障的父亲要去参加市长竞选,健全的女儿要去参加唱歌比赛。冲突最初源自听觉正常者宝拉和听障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障碍。由于宝拉的家人们从未听见过声音,他们对唱歌比赛、宝拉的歌唱实力和音乐天赋一无所知,他们无法体会从宝拉喉咙里发出的美妙歌声,也无法理解宝拉想要参加音乐比赛的想法。宝拉执着练习,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这和家里的市长选举计划背道而驰。作为贝利叶家庭的一员,她的行为无疑是不注重家庭利益的表现,家庭矛盾一触即发。冲突产生、矛盾激化后,影片让缺席已久的理解重新复归,来解决矛盾冲突。宝拉的家人去看宝拉的表演,听不到声音的他们可以从其他观众的反应上得知宝拉表演的精彩,爸爸通过抚摸声带感受到了女儿曼妙的歌声。至此,贝利叶一家终于理解了宝拉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让她到巴黎自由飞翔。由此可见,《贝利叶一家》的叙事聚焦是整个家庭和全部家庭成员,叙事模式归根到底是一个家庭矛盾的解决过程,家庭从始至终都是影片表现的重心。 

  《不一样的天空》的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在这一时期刚刚进军好莱坞,好莱坞叙事模式对他的影响并不明显。影片与《贝利叶一家》正好相反,它是一个“个体灵魂麻木觉醒”的叙事模式,所有的戏剧冲突其实是主人公吉尔伯特内心的冲突。这种叙事模式的运用对主人公深层的灵魂进行了揭示和拷问。首先是个体灵魂的麻木阶段。这一时期,吉尔伯特永远默默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却常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他永远忙碌,永远在为家人服务,没有理想,也不想改变什么,丢失了自我意识。他并不能敞开心扉完全接纳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妈妈。他也曾嘲笑妈妈胖得像头鲸鱼,抱着邻居小孩来满足他对肥胖的妈妈的猎奇心。吉尔伯特这种浑浑噩噩局面的打破来自于那个自信漂亮的短发女孩儿贝琪的到来。影片中有一个贝琪与吉尔伯特聊天的场景,贝琪问吉尔伯特的理想是什么,他答道:“我想要新的房子,给家人的新房子;我想妈妈可以跳健身舞,我想要爱伦快点长大,想阿尼不会再这样。”他所有的回答都是家人而忽略了自己。吉尔伯特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家人占据了他的全部,他失去了自己。家庭中、工作中的各种烦恼和灵魂深处的矛盾终于在阿尼18岁生日之前爆发了,他的离家出走象征着他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而阿尼18岁生日宴上吉尔伯特的回归也隐喻着他灵魂上的新生。他开始以崭新的态度对待母亲,带心爱的贝琪来见她。母亲死后,吉尔伯特将房子与去世的母亲一同烧去,这个行为给了母亲生命里最后的尊严。他开始追逐自己的自由和理想,和阿尼、贝琪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至此,吉尔伯特获得了灵魂上的自由与新生。从整体上来看,影片其实是主人公吉尔伯特重获心灵解放,重获灵魂自由的过程,这完全是一部吉尔伯特个人的心灵史。 

  三、 视听艺术:夸张欢快与内敛沉闷 

《贝利叶一家》与《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还体现在两部影片不同的视听艺术运用。总体而言,《贝利叶一家》继承了法国喜剧电影的传统“法国喜剧电影拥有的是一种日常的生活趣味,是来源于生活的平淡幽默,是法式幽默在电影中的本能体现。”影片风格欢快、热情洋溢。而《不一样的天空》则是沉闷的、压抑的,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有所区别。这与电影视听艺术的运用密不可分。

首先,就视觉效果而言,《贝利叶一家》的场景是法国小镇,蓝天碧树、农场牛群,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室外桃源的愉悦感。而《不一样的天空》的场景则是美国小镇,虽然宁静空旷,但缺乏生机。其次,就镜头运用而言,快速的镜头切换使《贝利叶一家》的故事显得紧凑,不拖泥带水。而《不一样的天空》由于镜头聚焦在吉尔伯特一人身上,对人物的关注大于事件本身,使影片节奏缓慢,有些场景甚至显得冗长且拖沓。再次,就人物表演而言,《贝利叶一家》中的演员吸收了哑剧、舞台剧的表演方法,尤其是宝拉母亲扮演者的精彩表演,大幅度的身体动作产生出夸张的效果让观众忍俊不禁。而《不一样的天空》主人公的表演个个平实、内敛,影片中最出彩的人物智障的阿尼的扮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人物的把控恰到好处,将一个智障儿童的外在动作和丰富的内心完全展示出来,不显夸张和做作。最后,就两部影片产生的听觉效果而言,《贝利叶一家》穿插了大量美妙动听的法国经典歌曲,用音乐的力量控制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影片有了良好的互动。《不一样的天空》的配乐常常是悠长深远的,这种沉闷的意境也感染了观众的情绪。 

  结语 

《贝利叶一家》是典型的家庭生活喜剧,传达出对家庭中爱与理解的颂扬,对追求梦想的赞美。而《不一样的天空》则更像是吉尔伯特的个人传记,影片深入地剖析了主人公的内在灵魂,是一个将死的灵魂被唤醒的叙事过程。前者热衷于展现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后者对吉尔伯特这样的“无名英雄”的塑造,也符合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表现真实生活的电影才会深入人心,而脱离现实、夸张做作的电影缺乏艺术生命力,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

(文章来源于知网,文章作者时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