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浅谈纪录片音乐的使用策略 2019-06-26 13:53:00文章来源:知网浏览量:947


纪录片是视听艺术的结合体。当前,许多纪录片创作者对角度、取景、构图、用光、色彩、镜头运动等视觉艺术部分比较讲究,对听觉艺术部分的着力点还只是放在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方面,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则认识不足。要增强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就必须将音乐作为纪录片听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来对待,充分发挥音乐在深化作品主题、拓展内容、渲染气氛、表情达意、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完善叙事、体现节奏等方面的作用,以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

  一、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

  音乐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和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能起到很大作用。就大多数纪录片而言,若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音乐与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一样,应该成为听觉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录片中,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既能影响观众的听觉感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作品的主题,把纪录片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并以此来结构和连结各个表现元素。

  2015年,由绍兴台制作,最终获取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自然类纪录片一等奖的《越地茶韵》,就是一部在作品中成功融入音乐元素的典范。绍兴是茶叶的故乡,该地种茶、制茶、饮茶已有2000年历史。《越地茶韵》作为绍兴历史上第一部以茶叶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绍兴的产茶史,第二部分介绍了绍兴出产优质茶叶的特殊自然条件,第三部分展示了绍兴茶叶顽强的生命力,第四部分反映了绍兴茶叶与人的关系,第五部分剖析了茶叶与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关系。这五个部分,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生动地诠释了绍兴独有的茶文化。在这部纪录片中,创作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如书法描绘、器乐演奏、女声独唱、舞蹈展示等,串起了绍兴茶叶的历史脉络。片中从开头到结尾,分别以笛子、二胡、古筝和琵琶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一系列民乐为主题,展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一段音乐提挈一个段落,优美的旋律成为节目发展的动因和曲线,从而使节目段落衔接得非常自然并富有节奏感。

  纪录片中的音乐元素具有阶段性、间断性和从属性等特征,它应该依据内容的需要进行插入,与画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时刻为作品的主题服务。而由音乐塑造的听觉形象必须充分建立在视觉形象的基础之上,通过强化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在描写西安主食时,加入了西安当地的说唱乐队用西安方言说唱西安美食的片段;描写甘肃兰州拉面时,第一个画面是穆斯林在清真寺祈福的景象,背景音乐是由一个男中音吟诵的宗教曲调;在描写北京春节期间一家人吃焖面之前的场景时,背景音乐使用了由唢呐演奏的《春节序曲》;讲述西藏日喀则的青稞以及望果节的‘转地头’仪式时,响起的是由女声演唱的原生态藏族音乐。”这些音乐与画面结合所产生的意境,能让观众在音画统一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当然,配乐人要有很强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对画面进行有效的补充,让观众对画面内涵能有进一步的理解。

  音乐有开端、高潮和结尾,在纪录片的众多听觉元素中,音乐能够反映出作者寄寓作品的理想、希望、观点,展现作者架构全片和处理片中人物形象的思路。如绍兴台的纪录片《何占豪与“梁祝”》,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全片,从而更好地诠释了何占豪这个人物和他的创作成果。

  二、渲染气氛、表情达意,诠释画面的信息

  电视传播是视听双通道的,当音乐与画面紧密结合时,作品的内容信息才能更丰富。在纪录片中,音乐能营造一种独特的气氛,除了为全片增色外,还能突出某个片段的艺术特征,以补充画面,增强视觉效果。在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创作者经常会利用音乐手段来表达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但这必须根据作品题材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并配合画面所显示的场景。“纪录片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挖掘其内涵,在描述事物的同时表达情感,而音乐在影片中也能引发情感的共鸣。就情感的表现性而言,在影视的诸多要素中,音乐无疑是一般意义上的最佳诠释者。”用音乐为纪录片渲染气氛、烘托场景、表达情感,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浙江台经济生活频道拍摄的纪录片《司徒雷登先生》中,片子一开头的解说是:“2008年11月17日,一位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回到了中国。在他离开中国59年,去世46年之后,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杭州安贤园墓地。”这时的背景音乐是低沉的交响乐,以此来渲染气氛,表达历史的厚重感。

  通过音乐来渲染场景气氛,反映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影响观众的感受,是纪录片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是需要精心构思的,声音当然也需要设计,它同画面的剪辑一样需要选择、创作和组接,通过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画外音的密切配合,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环境气氛及情节发展的过程,创造一个艺术化了的听觉世界。” 在实际操作中,这往往与一些写意镜头进行密切配合,从而使观众产生联想。音乐最善于表现和刻画纪录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还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作用,达到其它听觉元素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而针对性强的旋律,更能与片中主人公的真情实感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如在绍兴台拍摄的纪录片《小蔡创业》中,当反映大学毕业生小蔡创业中遇到多次困难而心情低落时,画面上出现的是小蔡在街上独自行走的镜头,这时的背景音乐是如泣如诉的小提琴独奏,以此来反映小蔡当时的心情。而在《越地茶韵》的片尾,是一名少女在茶园里用琵琶弹奏与茶叶有关的曲子,清脆的琵琶声荡漾在满园青碧之间,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写意效果,使环境、景物、人物等画面信息的表达更加集中与和谐。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象征符号,能为观众提供听觉上的感知性,解决无法通过其它直观手段表达,如怎样让观众理解纪录片中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等问题。在纪录片中,音乐虽然不能具体地叙述事件和人物,但可以抒发情感、营造意境,间接地解释画面内容。面对片中人物的复杂内心活动,在创作者无法用解说词和同期声表现时,音乐就是一种最合适的补充手段。无论痛苦还是快乐、悲伤还是喜悦,纪录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都可以用不同旋律的音乐来刻画,因为“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当然,纪录片中运用的音乐元素,必须建立在为视觉元素服务的基础之上,既不能严重游离主题,又不能对画面产生冲击。相对画面而言,音乐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只有音乐与相关画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

  三、完善叙事、体现节奏,增强艺术感染的力度

  在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还反映在完善叙事、体现节奏等方面,特别是对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并成为增强艺术感染力度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作品的美学价值。节奏是纪录片的运动形态,是速度和时间概念,既指镜头运动、画面剪辑、同期声选用、文字解说等多个环节,也应该包括音乐元素的合理使用。节奏在视觉艺术方面体现的是镜头长短、快慢和张弛;反映在听觉艺术方面,则是所有有声语言运动变化的综合效果。以前,许多人对音乐元素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并不看好,认为在纪录片的听觉传达中,音乐是虚构和抽象的,并且主观色彩太浓,在作品中用得太多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其实,音乐元素在纪录片中具有增强叙事功能和艺术感染力等多种作用。当然,在纪录片中运用音乐元素是有讲究的,既要突出视觉艺术特点,同时也必须追求听觉艺术优势,不能过多过滥,更不能太随意,否则会干扰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的听觉表达。如由浙江广电集团和浙江卫视耗资千万、历时三年拍摄的七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南宋》,不仅画面语言具有极强的美感,有声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南宋》中所有的音乐几乎都是原创音乐,邀请了作曲家朱培华、孙天强作曲,并由杭州爱乐乐团演奏。”音乐元素的充分加入增进了作品的水乳交融和声画合一,使叙事更加完善,节奏更加和谐,观众更易接受。

  纪录片是客观生活的记录,节奏的把握要遵守生活规律。“根据电视纪录片节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可以分为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指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本身表现出的轻重缓急而给受众心理留下的主观感受;外部节奏则是依据电视语言而组织起来的高低、起伏、强弱等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外在节奏以内在节奏为依据,内在节奏则通过外在的节奏来表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和谐统一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节奏美。”无论是外部节奏还是内部节奏,音乐元素在纪录片中的运用,都必须和画面及音乐之外的其听觉元素相协调,以确保整个叙事过程的合理和流畅。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它能用事实引发人们进行深入思考,用艺术陶冶人们的情操。在纪录片中,既离不开视觉元素,也少不了听觉元素,而音乐作为听觉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起到独特的作用,应该与片中的自然音响、采访同期声和解说综合配套运用、互相协调,并做到不喧宾夺主。当前的纪录片创作,只有在强化视觉艺术效果的基础上同时注重音乐等听觉艺术元素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提高作品的整体质量。

(文章来源于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