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EN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系统
团队作品
新闻动态
理论研究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理论研究
PAPERS&THESIS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全部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纪录片的故事化
›
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它就注重“讲故事”。 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它就注重“讲故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自1922年诞生近百年来仍被放映,这部影片质朴的叙事手法是它至今仍能够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探索频道的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纪录片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则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国内电视专栏的纪录片“讲故事”的先河。
纪录片的公益传播
›
纪录片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很多现实题材的纪录片都是对社会现实问题及身处其中的人们进行密切地关注与纪录,这一特点与公益的理念是相关联的。因此,纪录片天然具有公益属性,它也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公益传播的最佳载体之一。
5G将如何改变传媒业
›
摘要:5G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5G将提升移动网络的作用,不仅让人与人之间互联,更让机器、物体和终端之间互联互控。5G时代视频流将成为主要信息表达形式,直播无处不在,无人不播。
怎么做一部短视频
›
入行后半年笔者开始关注短视频行业,倒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火热的风口受到业内追捧也跟风关注,而是因为一款产品,一款饱受争议但又红得发紫的短视频产品。相信有的朋友已经知道是哪个产品了,没错就是快手,这似乎是笔者下载的第一款短视频产品,也勾起了笔者对短视频产品的兴趣。而后笔者一直留意各种主流的、非主流的短视频产品,半年内体验过几十款短视频产品,写下10篇短视频产品分析/体验文,现在笔者就聊聊自己对短视频产品一番研究后,到底怎么做一款短视频产品的想法,各位看官,请上座。
用户访谈的技巧
›
在定性研究中,一对一的用户访谈最为常见,收获的成果也极佳。然而,做用户访谈并非只是单纯的聊天,事实上它是一门技术活。不专业的用户研究员,会把一场用户访谈变成七大妈八大姨的无聊攀谈,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获。因而,用户研究员必须掌握用户访谈的技巧,灵活控制访谈的广度和深度,真正从访谈中获得有价值的用户需求信息。以下我将整理几个用户访谈要点,希望大家在一对一访谈过程中能恰当使用这些技巧。
新时代对纪录片创作、渠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
8月4日,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举办了“导演的功课——纪录片导演应具备的自我修养”“纪实影像的新媒体时代”“江山代有才人出——纪实后备人才的培养”三场主题论坛。论坛嘉宾围绕纪录片的导演创作、平台渠道、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对纪录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解读分析
思想——纪录片之魂
›
优秀的纪录片不单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更要体现创作者意图和思想,而主体意识的体现则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对生活的提炼,哲学思维和审美感受,塑造与挖掘的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思想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实例作为论据证明本文观点。
认识新纪录电影
›
本文从介绍我国系列电影纪录片《中华文明》的“新纪录电影”观念开始,评介了近年来西方出现的“新纪录电影”现象。“新纪录电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1、积极主张虚构的纪录电影;2、否定传统定义的纪录电影;3、关注历史问题的纪录电影;4、拥有大量观众的纪录电影。“新纪录电影”积极主张在纪录电影创作中采用虚构手段,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真实。“新纪录电影”尤其否定真实电影的观念和手法。如果说真实电影注重展示“生活是怎样的”,那么“新纪录电影”则偏重揭示“生活是如何成为这样的”。由于拓展了表现手法和范围,“新纪录电影”吸引了大量观众。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